找到相关内容240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密论“圆觉”

    和合一切事理、性相、真妄、色空等类,举体相应”(《圆觉经大疏》卷下之一,《续藏经》第14册)。他说:“圆者满足周备,此外更无一法;觉者虚明灵照,无诸分别念想。”(《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571335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印师弘化时,每详细发挥因果报应之事理,务使匹夫匹妇人人皆明佛家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三世因果之说,并儒书:「作善,降之百祥;作不善,降之百殃!」善恶报应之理[注103],以期...治国平天下,何异缘木而求鱼,吾未见其能有得也!」[注102]是以印师弘化时,每详细发挥因果报应之事理,务使匹夫匹妇人人皆明佛家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三世因果之说,并儒书:「作善,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—净空法师访谈录

    所至,金石为开”,这个话不是形容词,是真实的事理。   曹小姐: 法师,最后一个问题,您是一代高僧大德,我们想借助您的威望,告诉中国的家长和孩子们,二十一世纪中国到底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?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4471427.html
  • 西夏的宗教法

    明王经》是也。今朕安坐九五,事理万千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夜以继日,思柔远能迩之法;废寝忘食,念泰国安民之事。以己之能,治道至于纤毫;顺应于物,佛力爱其普荫。是以见此经玄妙之功德,乃发诚信之大愿。则旧译...

    邵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371740.html
  • 延寿、宗密“禅教合一”论之歧义

    岱山的见解应当是妥当、正确的。  不过,相对澄观认为“事理无碍法界”是引导“事事无碍法界”的绝对条件而言,延寿则强调“事事无碍法界”才是引导“理事无碍法界”的条件。延寿所表明的与澄观、宗密还是不同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973059.html
  • 惟俨法师:慈悲心与空观

    的“普遍之爱”,这是因为慈悲是契当事理所流露的,从共同意识而泛起的同情。慈悲的产生,从情感上说,来自人类乃至一切动物皆有贪生怕死之心,这是儒家的“仁”、基督教的“爱”等所共同的;从理性上说,佛教的慈悲...

    惟 俨 ( 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、莲山双林寺住持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273331.html
  • 张元隆:佛法的安心之道——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

    。如经典说:“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,得一其心,是名贤圣等三昧根本、众具。” 为到达修学佛法的目标:正觉解脱,先要有闻、思、修三慧。而成就“正见”,对于缘起、因果、事理、四谛、三法印等,从听闻正法而有正确...

    张元隆 (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4.html
  • 晓云导师禅画中的儒佛(禅)思想

    心力健;行亦禅,坐亦禅,行住坐卧体安然。运水挑柴无非佛法,栽花种树也是禅功 只在端心凝虑,事理无碍,事忙心不忙,训练恒持,不退不失,累积见工夫,主人翁在。[lxvi]   22.慧炬   The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273436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藜藿屡空,沙聚塔形,爪画尊容,苟行其律仪制度,谓之佛庙可也。视制度之用不用,而佛庙之是非可知矣!”[46]   智圆对“结界”之事理的重视,实际上是反映了宋代社会世俗化对佛教生存空间的侵入。智圆试图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华严宗“法界缘起”明释

    澄观说“一真法界,统该万有,即是一心”;宗密接过来说“《起信论》中于此一心,方开真如、生灭二门,此明心即一真法界”,又说“一真者,未明事理,不说有空,真指本觉灵源。”①这些思想实际上都已不是华严宗的原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973521.html